常德三閭公園、市民廣場
本項目位于常德于武陵區,屬于常德市老城區,隨著城市的發展,為了創造更好的城市配打套逐步開展舊城改造更新,同時常德市也是全國海綿城市改造試點,本項目的設計實施有利于改善老城區的生活條件,同時也作為老城區海綿城市的一個重要節點,本項目有地面積19591.58㎡.
設計定位
三閭公園,市民廣場與市委內院延續總規概念,營造具有強烈文化源泉的現代城市景觀空間。
主入口及林蔭廣場詳細平面
三閭公園設計
三閭公園整體呈三角形,三邊均是市政道路,其中東側隔紅旗路與市委大院相望,場地內地下為人防空間,設計以“源溪行”為靈感來源,場地東西兩側設計微地形,中央形成谷地,塑造山水空間意境的同時也融入了“海綿城市”理念,并且利用兩側微地形及植栽讓公園的功能空間與城市車流相隔離,營造相對幽靜的空間感受。公園采用開放式設計,在三個路口設計公園主要入口,并設計公園LOGO墻,同時延市政路共設計五個便捷入口,以提高游園的便利性,主要園路設計為3米寬。
考慮到毗鄰市委,設計控制場地空間尺度,不設計較大的集中空間,以避免較大人流聚集。設計中考慮為場地提供靈活性,以及各種規模和用途,輔以東西向、南北向豐富的豎向變化,營造一個充滿趣味及活力的動態空間。場地南邊設計公園服務建筑,造型靈感來源于山石;南北向的桃花石溪作為主景觀串聯各功能場地,在景觀元素上充分體現時代性,用簡潔的造型、金屬材質結合燈光,營造極富視覺美感的現代景觀。
主入口效果圖
次入口效果圖
植栽設計以鄉土樹種為主,重在營造場地的空間感。主要采用強上木、弱中層、重地被的種植手法,在保證游人視線有較好通透性的同時,形成有優美林冠線的群落性植物景觀,并滿足各功能空間的遮蔭需求。在四季常綠為主的種植框架下,適度設計落葉樹種,賦于植物景觀四季之變化。
市民廣場設計
市民廣場以“阡陌交通、屋舍儼然”為靈感來源;設計以市委大樓為中心,營造大氣、恢宏的富有儀式感的廣場景觀,利用橫向的鋪裝線條和縱向的種植線條展現秩序井然、和諧之美,并與場地的精神內涵相共鳴。
安靜休息區、草坪區詳細平面
通過豎向設計廣場兩側形成坡地,強化廣場的圍合感,廣場上修竹及樹陣形成縱向序列景觀,強化儀式感的同時合理地劃了廣場的空間尺度;廣場中央以“城市記憶”微雕作為廣場的主景,讓場地的歷史在廣場上得以延續;廣場東側的林蔭樹陣延續廣場秩序之美的同時兼具休憩功能。
休閑廣場效果圖
市委內院設計
市委內院入口
市委內院現狀有較多的古樹,設計以保留古樹為前提,在此基礎上采用中國傳統富有禮制感的空間布局形式進行景觀營造,設計東西回廊穿梭于古樹之間,內院中央設計圓形水景,隱喻中國“天圓地方”的哲學觀,圓形水景朝向市委大樓有方形疊水槽,隱喻“萬眾一心”整個中央景觀拾級而上,空間上賦于其神圣的儀式感;東西兩側回廊兼具休憩功能,局部設計靜思空間,回廊采用虛實相間的形式,在保證功能的同時,賦于其藝術美感和深層次內涵。
常德內院
市委入口
市委入口